國內外藝術家

莊承穎

繆思踏泥客藝術總監

假聲男高音、柳琴、中阮旅英多年跨文化音樂人,世界音樂跨界樂團繆思踏泥客藝術總監、台大薰風樂友國樂團特邀指揮。其假聲男高音與柳琴、中阮彈唱跨歐亞文化音樂和即興演出之跨文化風格,為世界僅見。自幼學習鋼琴和樂理。聲樂的演唱經驗開始於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在1980年成立的市交兒童合唱團,演唱童聲高音聲部。國樂合奏由陳如祁,12歲開始學習中國彈撥樂器柳琴及阮鹹,並持續擔任各級學校國樂團的學生指揮。在臺北求學期間經常參與各種形式的音樂會演出,包含國樂的獨奏、協奏、室內樂、國樂團,以及西樂的獨唱、室內合唱團、大型交響合唱團等。曾以團員或獨唱獨奏身分合作過的團體包含臺北愛樂合唱團、臺北市立青年國樂團、臺北男聲合唱團、臺北柳琴室內樂團、臺灣大學國樂團等。1991獲得臺灣省音樂比賽柳琴獨奏青少年組優等第一名,1995-1996年任臺灣大學熏風國樂團首席指揮,獲臺灣音樂比賽大專國樂合奏得優等第一名。1997年獲得臺灣大學園藝系造園組學士。 在費城賓州大學攻讀景觀建築碩士期間積極參與學校的合唱活動,參與團體包含了天普大學合唱指揮教授Alan Harler所領導的Mendelssohn Club in Philadelphia、天普大學指揮合唱團(合唱指揮古育仲)、賓州大學合唱總監William Parberry所領導的早期音樂合唱團Ancient Voices與賓州大學室內合唱團、St. Peter’s Church Philadelphia的合唱service。2003年獲賓州大學景觀建築碩士。2004曾受美國著名假聲男高音Drew Minter的聲樂指導。2004-2005返台隨女高音陳興安學習聲樂。 2004年獲得由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所主辦的第四屆愛樂新人聲樂大賽優勝,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假聲男高音。2005年獲獎學金赴英國伯明罕音樂學院攻讀聲樂表演文憑及表演碩士學位。在校期間師事系主任男高音Julian Pike及次女高音Christine Cairns,歌劇及藝術歌曲曾接受指揮家Stephen Barlow、歌劇伴奏Jane Robinson、藝術歌曲專家Helen Yorke、以及鋼琴教授Simon Nicholls和Robert Markham等指導,於2006年完成聲樂表演文憑並於2007年六月完成聲樂表演碩士學位。在校曾多次受世界聞名之英國假聲男高音Michael Chance個人指導並在其大師班演唱。為該校兩年來入圍所有歌劇與神劇比賽決賽唯一的假聲男高音(包含Cecil Drew Oratorio Prize 2005 & 2006, Ashleyan Opera Prize 2007,and Mario Lanza Opera Prize 2006 & 2007),並在各決賽音樂會演唱,獲得2006 Cecil Drew Oratorio Prize二獎。2007年獲音樂學院Corton-Hyde早期音樂獎學金。2008於臺北國家音樂廳舉辦古典聲樂樂壇新秀獨唱會,為第一位獲選的假聲男高音。承穎旅居倫敦期間,師事倫敦德國藝術歌曲戲劇公司主持人—男高音Norbert Meyn,並為倫敦交響合唱團的團員團員,經常于倫敦 Barbican Centre與交響樂團及合唱團演出大型合唱作品。 莊氏因同時具有中國器樂和西方聲樂的專業背景,其近年在英國、臺灣、中國參與的音樂製作/演出型態同時具有多文化表演藝術的深度與廣度。其獨唱及獨奏的演出經歷包含:2012三月至七月與印度西塔琴演奏家Mehboob Nadeem和塔布拉鼓演奏家合作的跨界巡迴演出「世界魯特琴緣」(“World Lute Encounter” 於倫敦印度使館文化中心 “Nehru Centre”、威爾斯 Fishguard 國際音樂節、倫敦室內音樂廳「熔爐」(The Forge)、倫敦亞洲音樂中心巡迴); 2012五月製作「茶韻II」,與倫敦少林寺及茶藝師孫小格合作太極、茶道與中西聲樂、器樂跨界表演藝術節目;2011十月受巴黎臺灣文化中心之邀與法國長笛樂團首演作曲家王思雅的作品「幻音」;2011六月與格林威治舞蹈中心邀請之義大利編舞家 Luca Silvestrini (Protein 舞團藝術總監) 及作曲家 Andy Pink 合作 舞作 Crossroads 於格林威治國際藝術節於倫敦三一藝術學院舊海軍學校演出;2010-2011數次受倫敦Lewisham 區政府之邀於藝術節Sampler Festival 擔任獨奏/獨唱; 2010十月在旅英舞者饒宇玉製作的Re-enounter中擔任中阮及聲樂的現場音樂,獲選於足跡藝術公司(Step Out Arts)主辦的「舞向東方」(Stepping East 2010)倫敦東亞舞蹈展中演出;2010八月於曼徹斯特「湖畔音樂系列」與琵琶演奏家馬銘輝演出二重奏;2010三月參與倫敦華埠藝術空間(Chinatown Arts Space) ROH2新製作 「再訪皮卡迪利」(Piccadilly Revisited), 於倫敦皇家歌劇院的林柏裡劇場擔任假聲男高音獨唱與柳琴、中阮演奏;2010一月在倫敦現代前衛音樂廳Roundhouse的「迎向邊界—關山月」﹙Toward The Border﹚;2009年底製作「遊驛之聲」(Wandering Voices)室內樂音樂會即是用中國古樂、西方早期、古典、及現代音樂為元素,與其領導的室內樂團Musitonik以器樂和聲樂的型態及動畫投影來展演現今全球化狀態下的遊子心情,于英國四大城市愛丁堡、牛津、倫敦、伯明罕巡迴;受英國流行天團Blur主唱Damon Albarn之邀,於2008-2009中國風音樂劇製作「西遊記」中擔任北京錄音的音樂指導、中阮演奏錄製和倫敦O2 Centre演出的合唱及中文聲樂教練;2009年受蘇格蘭格拉斯高Harmony Ensemble之邀與蘇格蘭愛樂 (Scottish Philharmonic) 演出柳琴協奏曲漁歌和香港旅愛丁堡作曲家葉劍豪 (Kimho Ip) 的中阮協奏曲 (弦樂團協奏) Zweisamkeit V;歌劇演出經歷包含在伯明罕音樂學院的歌劇選粹飾演韓德爾的歌劇凱薩大帝(2005)及阿利歐旦特(2006)的title roles,在音樂學院製作的英國早期歌劇Psyche中飾演太陽神Apollo (2007),在音樂學院製作的20世紀歌劇English Eccentrics (2006)中為貫穿全場四重唱中的countertenor;2007年中國新年期間組織全音樂系華人學生在校舉辦中國音樂之夜,為學校少數票房滿座之音樂會活動;2007年四月受邀至德國Bielefeld University舉辦個人獨奏/獨唱會,演奏柳琴、中阮獨奏曲,演唱Dowland、Purcell、Handel的英文及義大利選曲,並舉辦中國彈撥樂講座。參與英國藝術協會所贊助的世界音樂計畫FACES,與發起人印度古樂歌手Sanchita Pal和旅法英國作曲家Mark Lockett合作創作世界音樂,擔任創作、假聲男高音演唱及中國彈撥樂演奏;2007年三月於聖菲力普大教堂與吉他演奏家Liz Larner舉辦英國魯特琴歌獨唱會;曾受邀在2006九月的伯明罕藝術節舉辦三場中國彈撥/西方假聲男高音獨奏會,在伯明罕聖馬丁教堂舉辦管風琴歌曲獨唱會(2006)與中國彈撥樂獨奏會(2007);2006年三月曾受Market Harborough Methodist Church Chorus之邀演唱Messiah之Alto獨唱;2003年於費城與賓州大學男聲合唱團、2004年于臺北愛樂合唱節在國家音樂廳演唱伯恩斯坦的齊撤斯特詩篇假聲男高音獨唱;曾在1993-2002與臺北市立青年國樂團及台大國樂團演出中阮協奏曲「雲南回憶」、柳琴協奏曲如「二月」(彭修文作曲之民族管弦樂合奏套曲「十二月」)、「故鄉情」、「北方民族生活素描」等協奏曲。 承穎近來在臺灣和中國的演出包含:2012十月受十方樂集之邀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2012臺灣音樂館國際作曲大賽獲獎作品音樂會」擔任中阮演奏;2012六月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與十方樂集和精靈幻舞團合作,擔任擊樂家/作曲家汪雅婷所製作之音樂舞蹈跨界製作「海洋樂章」中假聲男高音演唱及中阮演奏; 2012年四月在北京西城文化館與民族女高音暨文化館副館長王春來女士合作的「民歌系真情」中西聲樂重唱與中阮柳琴音樂會、並受英國外交部駐北京教育文化處之邀,隨「倫敦華埠藝術空間」,於北京Moma電影城演出「再訪皮卡迪利」(Picadilly Revisited)默片現場配樂(擔任假聲男高音/柳琴/中阮)。2015年中秋受浙江合凰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之邀,于第一屆杭台音樂交流節演出跨界彈唱、即興音樂和音樂講座。于2015-2016年于蘇州科技大學音樂學院擔任學院特別助理、學院民樂團/合唱團客席指揮、中阮教師。並於2016年4月受邀與湖北黃岡師範學院交流、於2016年10-11月受蘇州博物館之邀,在其大英博物館文藝復興時期素描特展開幕演出、並舉辦文藝復興早期音樂講座及歐洲早期音樂示範演唱。2017年受小巨人絲竹室內樂團之邀,於美、加、印度等地交流演出,並參與2017和2018的美國絲路合奏團(Silkroad Ensemble)的全球音樂家工作坊,並參與美國絲路合奏團(Silkroad Ensemble)的環球音樂家工作坊,帶領世界各民族樂手參與中國音樂即興之夜,並與世界多種音樂風格的大師舉行交流音樂會。2018年3月於臺北兩廳院音樂廳演出伯恩斯坦齊徹斯特詩篇假聲男高音獨唱 承穎於2011年與擊樂家汪雅婷博士于臺北成立「繆思踏泥客藝術」,任藝術總監。2013-2015年製作及展演《遊驛之聲II》、《遊驛之聲III》、《世界魯特琴緣II》、《世界魯特琴緣III》等世界古樂跨界音樂會於臺灣各縣市及愛丁堡藝穗節,獲文化部、外交部、國藝會、縣市文化局等單位贊助及知名表演藝術獎「台新藝術獎」提名,雅俗共賞並深入文化的節目得到國內外觀眾的好評,並曾獲2013年台新藝術獎提名。《遊驛之聲II》製作於2018年9月受邀上海世界音樂季演出。2014年受臺北市政府之邀於捷運移動車廂製作演出「捷運車廂音樂會」;受高雄室內合唱團之邀演唱《布蘭詩歌》假聲男高音獨唱;並受屏東縣政府文化處之邀,與推廣臺灣月琴民謠的恒春思想起民謠促進會交流合作,製作「《遊驛之聲III》-繆思踏泥客遇見月琴思想起」音樂會,於2014年恒春國際民謠節閉幕壓軸演出,並于2015年於臺北、嘉義巡迴演出。承穎曾受邀於臺灣師範大學、臺北藝術大學、臺灣藝術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醫藥學院、臺灣嘉義南華大學之邀舉辦專題講座與示範演出。2018年6-7月受邀赴維也納製作演出《月兒高計畫》跨文化三重奏(歐洲古典和現代音樂、中國古樂、臺灣原住民歌曲、奧地利爵士搖滾)、歐洲巡迴演出東西方傳統音樂跨界和自由即興音樂,該製作於2019年10月於台灣多個縣市巡迴演出。2018年7-8月期間參與美國絲路合奏團全球音樂家工作坊的「絲路時代」世界青年音樂家中國大陸深圳、肇慶、中山等城市巡演世界傳統音樂的合作。2018年底製作演出三場跨文化音樂會「歐亞非的音樂饗宴」、「1600古韻新奏」、「阿根廷探戈樂舞微醺之夜」;2019年製作演出《歐亞樂韻-巴洛克的東方隨想》、《琴逢笛手-巴洛克的東方狂想》等歐亞古樂與江南絲竹等中西傳統樂器深度跨界的製作。2020年疫情期間發起網路視頻節目《音聲相和》,以實境排練、錄音的輕鬆視頻,展演世界傳統音樂之美與當代多媒體的交融。 「一場跨文化與全方位的演出」– 莊承穎製作之《遊驛之聲II》音樂會於2013年獲提名台新藝術獎樂評。「音樂蘊含東方虛懷的深度與西方的熱情」德國新西菲力雪報。「牽動性靈的美感」蘇格蘭先鋒報,愛丁堡藝穗節四星樂評。

也許你也會想看>>

回到頂端